
4月28日下午,我校召开“形势与政策”课集体备课会。全体党委班子成员、各系部党政主要负责人及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田川主持会议。
2022年秋季学期,学校顺利完成了“形势与政策”教学任务,其中校领导、党委部门负责人、系部书记、主任为学生上形策讲座19场,思政教师为学生上形策课349次。学校积极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思政课”+“专业”、“校内课堂”+“校外实践”教学改革,采用专题化教学、沉浸式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乡村振兴、廉洁教育、法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实践教学基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内外形势,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本学期形策教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及时开展重大问题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会上,李美芳、刘欣、邬小平、赵强等四位教师分别就如何上好“立志复兴伟业 踔厉奋发前行”“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祖国统一”“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等四个专题的课程与大家进行交流。与会人员围绕如何上好“形势与政策”课,结合教学实际进行讨论交流,畅谈授课收获和体会。大家表示,将积极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提高政治站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沉浸式教学等生动教学方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使“形势与政策”课入耳入脑入心,收到实实在在效果。
党委副书记、校长段永清指出,思政课是最能体现教学艺术的课程,上课前务必要吃透教材,认真备课,一讲道理、二讲哲理、三讲情理,将国家、社会、个人紧密联系,将理论知识与身边鲜活的实践联系起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为学生答疑解惑。
党委书记罗慧在讲话中指出,形势政策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上好形势政策课意义重大。她要求,一要明确目标,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题主线,思索怎么样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怎样凝心铸魂,是上好思政课的重点。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政课时效性,要整合教学资源,善用“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并继续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让学生学懂思政课。二要加强总结,打造金课。要认真总结思政课程经验,多讨论多交流,坚定信心,多出精品和成果。三要不断学习,建好这支由思政教师和兼职党政干部组成的思政队伍,互相学习、优势互补,构建育人队伍的联动机制,增强育人实效,切实做好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
(微信扫描分享)